又一家产业互联网冲刺港交所,京东工业2024年大赚7.6亿元
3月30日,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工业”)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京东工业本次全球发售的联席保荐人为BofA Securities、Goldman Sachs、Haitong International,财务顾问为UBS,CITIC Securities。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于2017年开始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通过“太璞”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

来源:招股书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京东工业在MRO采购服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到4.1%。 京东工业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营,整合采购需求,与供应商进行数字化链接和匹配,实现智能商品寻源和履约效率。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IPO募集资金,用于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拓展业务、进行战略投资和一般公司用途。

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京东工业提供约5,710万个SKU,涵盖77个产品类别,商品供应源自于由约121,700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组成的广泛的且覆盖全国的工业品供应网络。
2024年企业客户数量达到约10,600个,2024年上半年,京东工业的重点企业客户包括约5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以及超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五大客户产业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1%、10.5%及12.1%。

来源:招股书
财务数据方面,自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交易额由约人民币223亿元增至人民币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

来源:招股书

来源:招股书
毛利分别为25.4亿元、28亿元、3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8%、16.1%、16.2%。

来源:招股书
公司2022年净亏损13亿元,2023年净利润480万元,2024年净利润7.6亿元。净利率分别为-9.8%,0和3.7%。

来源:招股书
数据显示,京东工业正逐渐摆脱对京东集团的流量依赖,2022年、2023年及2024不涉及京东集团流量的收入分别为75亿元、98亿元及123亿元,占集团同期收入的52.9%、56.6%及60.3%。同期自京东集团平台所得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及来自京东五金城所得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7亿元、人民币75亿元及人民币81亿元,占同期收入的47.1%、43.4%及39.7%。

来源:招股书
公司现金流量趋于稳定正向增长,净负债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7.5亿元减少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3.4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达到人民币4.9亿元。
招股书透露,2023年4月2日京东工业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备案申请,目前备案程序正在进行中,尚未完成。
成立至今,京东工业分别于2020年8月和2023年3月完成了约2.3亿美元A轮融资和3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纪源资本、红杉中国、CPE、Mubadala Investment、42XFund、M&G、EQT AB等。在完成B轮融资后,京东工业的估值约为67亿美元。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中国引领全球工业供应链市场,在2024年拥有人民币11.4万亿元的全球最大市场规模。中国工业供应链市场的数字化渗透率在2024年仅为6.2%,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8.2%。
数字化渗透率的提高预计将推动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由2024年的人民币0.7万亿元增至2029年的人民币1.1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8%。通过采用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并传承京东集团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经验,京东工业有机会占据工业供应链端到端数字化转型的有利地位。

中国信息协会产业互联网分会简介
产业互联网分会于2024年5月6日经中国信息协会批准成立,分会秉持“提供伴随式服务、践行智库型组织”宗旨,坚持“桥梁纽带、合作平台、行业智库、发展中心”定位,力求成为产业互联网行业内沟通交流的桥梁、资源共享合作的平台、智慧决策支持的智库、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心。目前,已吸引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众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中央企业电子商务公司,以及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技术、物流、金融、咨询等服务的机构等等120家余家单位加入。
分会独特优势
政企互动:参与政企互动,领悟最新政策,优先获得行业发展的最新政策支持。
行业研究:参与行业研究,深入行业前沿。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健康发展。
资源共享:接触并利用协会内的高质量资源,包括前沿的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源等。
合作机会:与产业内其他企业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加强国际合作,为“走出去”赋能。
品牌提升:借助协会的品牌效应,提升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相关阅读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