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丨冠英智能发力 RISC-V 芯片适配,自主架构赋能工业数智化转型
2025-03-20 11:51:08
·
中国信息协会产业互联网分会
近日,江西冠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下简称“冠英智能股份”)正在进行基于RISC-V架构芯片的新版本CBox产品研发,探索其在边缘计算与工业数智化领域的深度应用。
近日,江西冠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下简称“冠英智能股份”)正在进行基于RISC-V架构芯片的新版本CBox产品研发,探索其在边缘计算与工业数智化领域的深度应用。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冠英智能股份在核心技术自主化路径上的关键一步,也为我国工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ISA),凭借其低成本、高灵活性、可定制化设计等特性,已从物联网(IoT)、嵌入式设备快速渗透至人工智能(AI)、边缘计算、高性能计算等领域。近年来,我国政策层面持续加码RISC-V生态建设。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人工智能与自主可控技术的战略地位,而RISC-V作为“国产算力替代”的核心技术路径之一,已获得产学研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RISC-V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25%,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冠英智能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产业数智化服务商,长期聚焦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与智算中心建设,其解决方案覆盖工业制造、智慧园区、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面对RISC-V技术浪潮,公司积极布局芯片底层技术,通过自研与生态合作双轮驱动,推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边缘计算强调数据处理的实时性与低延迟,而RISC-V架构的灵活性恰好适配这一需求。冠英智能股份基于RISC-V芯片开发的“CGBox工业AI数字底座”,通过定制化指令集优化算法执行效率,理论上能够提升设备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响应速度与稳定性。例如,在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生产等场景中,该终端可实时分析传感器数据并快速决策,减少对云端算力的依赖。在全球高端工业控制器芯片市场长期被英飞凌、瑞萨等国际巨头垄断的背景下,开源架构RISC-V正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开辟突围新赛道。作为国产替代的先行者,冠英智能股份通过自主研发验证,成功将RISC-V架构引入工业控制器领域,展现出突破"卡脖子"困局的技术潜力。相较于传统闭源架构需支付高昂IP授权费的行业痛点,RISC-V的开源特性显著降低技术准入门槛。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采用该架构可使工业控制器芯片研发成本压缩40%-60%,设计周期缩短3-6个月。这种颠覆性优势不仅重构了芯片设计的经济模型,更打破了国际厂商在底层架构层面的技术封锁。冠英智能股份的工程实践证实,RISC-V架构在工业场景中的实际性能已逼近主流ARM架构产品。特别是在实时响应、多任务处理等工业控制器关键指标方面,其芯片测试数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RISC-V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持续进化,国产芯片在能效比、可靠性等核心维度已具备对标国际竞品的技术基础。依托现有技术积累,冠英正加速构建RISC-V工业生态体系。通过开发专用指令集扩展、优化实时操作系统适配、建立行业解决方案库等举措,推动开源架构在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场景的深度应用。这种从芯片层到应用层的垂直整合,正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控制器技术发展路径。尽管RISC-V生态仍面临指令集碎片化、工具链不完善等挑战,但冠英智能股份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RISC-V的国产化之路需依靠“技术突破+场景深耕+生态共建”的三重合力。从技术突围到生态崛起,RISC-V架构正在书写中国智造的新叙事。产业互联网分会于2024年5月6日经中国信息协会批准成立,分会秉持“提供伴随式服务、践行智库型组织”宗旨,坚持“桥梁纽带、合作平台、行业智库、发展中心”定位,力求成为产业互联网行业内沟通交流的桥梁、资源共享合作的平台、智慧决策支持的智库、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心。目前,已吸引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众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中央企业电子商务公司,以及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技术、物流、金融、咨询等服务的机构等等120家余家单位加入。
政企互动:参与政企互动,领悟最新政策,优先获得行业发展的最新政策支持。
行业研究:参与行业研究,深入行业前沿。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健康发展。
资源共享:接触并利用协会内的高质量资源,包括前沿的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源等。
合作机会:与产业内其他企业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加强国际合作,为“走出去”赋能。
品牌提升:借助协会的品牌效应,提升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